-- 新聞:0793-8224621 --
婺源是鑲嵌在贛、浙、皖三省交界的一顆璀璨明珠。因生態環境優美,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是徽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自古享有“書鄉”美譽,由唐至清,共出進士552人,孕育了南宋理學大師朱熹、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和現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歷史遺跡遍布鄉野,有中國傳統村落28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7個、古建筑4100余幢,是徽派建筑大觀園?;談?、儺舞、徽州“三雕”(木雕、磚雕、石雕)、歙硯制作技藝和婺源綠茶制作技藝等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婺源縣在厚植人文上求突破,以文鑄魂、以文興業,推動文化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非遺資源挖掘、保護和培育的基礎上,按照“文旅融合、非遺先行”思路,推動婺源茶藝、歙硯制作、徽劇表演等一批優秀民間文化藝術和旅游融合發展,實現全縣4A級以上景區均有非遺項目、傳承人常駐展示。在篁嶺景區,一場激情四射的儺舞表演引得游客紛紛拍照,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感受了非遺項目的文化內涵和獨特魅力,直呼“太過癮了”。
婺源通過“非遺進景區”展演展示活動,為文旅融合注入了強勁動力,不但讓游客們“零距離”、面對面地接觸非遺瑰寶,在游玩中增強非遺保護和傳承意識,振興旅游市場,同時,也讓景區的美景、歷史、文化交相輝映,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體驗,為景區非遺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動力。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