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0793-8224621 --
2021年秋季開學,國家教育部頒布“雙減”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對所有的中小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剛開學時,所有的老師陷入了“懵圈”的狀態,所有的學生進入“放飛”的模式。
雙減政策下的五項管理,即手機管理,睡眠管理,作業管理,體質管理,讀物管理。這樣的五項管理既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又有助于國家篩選出真正的人才。
那么在“雙減”政策下,老師應不應該布置作業呢?有一位老師自己復印習題給學生做,這一做法遭到學生家長的反對,他反對的理由是“雙減”政策下孩子是不需要寫作業的。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這一事件,理解教師的做法,也該理解家長的做法。
那么我們教師該如何去實施好五項管理中的作業管理呢?育兒專家李玫瑾說過,孩子從他生下來那天,受遺傳素質的影響,就不一樣。而我們當今的學校教育是拿相同的測驗標準去教育不一樣的學生,這是不合理的,是有待商榷的!
引用李玫瑾教授說的話,筆者是想表達個人對作業管理方面的看法與見解。該如何布置作業,如何讓學生有效完成作業,筆者認為:首先,扎實地布置課堂合理的練習作業,這些作業的難度是全班學生都可以自主完成;其次,對于有需要的有能力的學生,引導他們主動去找拔高的練習做,不作硬性要求,以學生自覺為主,教師引導為輔;最后,對于基礎作業完成度好的學生,應當給予肯定性的鼓勵,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有助于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主動性,在下次練習中逐步增加難度,以便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力,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雙減”政策實施后,我們教師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就像《小馬過河》里描述的那樣,只有親身經歷、自我體驗、因材施教才能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最后,期待“雙減”政策下的祖國之花會繁榮綻放!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