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n9y9e"></th>
      <rp id="n9y9e"></rp>
      <progress id="n9y9e"><track id="n9y9e"><video id="n9y9e"></video></track></progress>

      <rp id="n9y9e"></rp>
    1. 
      
    2. <progress id="n9y9e"></progress>
      <em id="n9y9e"></em>
      <th id="n9y9e"></th>

        上饒新聞網

        -- 新聞:0793-8224621 --

        數字報刊 微信公眾號
        首頁> 文化 > 正文

        讓“流浪”的古籍回家 天一閣啟動流散書籍訪歸工程

        2021-10-14 09:45:56  |  來 源:新華網  點擊:
         新華社寧波10月12日電(記者顧小立)記者從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獲悉,該院近日正式啟動天一閣海內外流散書籍訪歸工程,讓流散在外的原藏書通過數字化等不同形式回歸天一閣,最大限度保護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家藏書樓,建于明嘉靖年間,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在450余年的歷史傳承中,天一閣原藏書歷經明清易代、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等種種戰火劫難,藏書不斷流失,在20世紀40年代一度僅存13038卷,不足歷史巔峰時期的五分之一,不少珍本善本流落海外。

          “天一閣原藏書流散年代不一、流散方式多樣、流散種類繁多,而藏書一經散逸往往或佚或殘、迅速消亡,損失不可估量。”天一閣博物院副院長饒國慶表示,各方對流散書的追蹤調查從未停止過,地方賢達、文化名流等都曾以不同的方式四處尋訪,力求合浦珠還。

          饒國慶介紹,近年來在海內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天一閣流散書的去向不斷明晰。據查,目前至少仍有712部原藏書流散在外,散布于32家海內外收藏機構及私人藏書者手中。鑒于目前流散書大多歸于公藏的現狀,“數字歸閣”將成為此次訪歸工程的重點。

          據了解,“數字歸閣”將通過館際協商把流散在外的天一閣舊藏古籍進行掃描,制作成高精度的數字古籍。這些數字古籍一方面將在古籍閱覽室提供開放閱覽,另一方面將通過制作高仿書、數字展覽等形式增進群眾對天一閣歷史的認知與了解。與此同時,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天一閣還將組織力量對訪歸的部分古籍進行整理、研究和出版。

        免責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片网色
        <th id="n9y9e"></th>
            <rp id="n9y9e"></rp>
            <progress id="n9y9e"><track id="n9y9e"><video id="n9y9e"></video></track></progress>

            <rp id="n9y9e"></rp>
          1. 
            
          2. <progress id="n9y9e"></progress>
            <em id="n9y9e"></em>
            <th id="n9y9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