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0793-8224621 --
|
||
|
||
|
本報記者 陳紹鵬 見習記者 徐佳一
核心提示
漫步在上饒的大街小巷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入腦入心,交通路口車輛文明禮讓、路人排隊有序,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熱心提供幫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各類活動……
從2015年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到2021年正式被確定為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從完善文明義務督導員隊伍建設,到創新推行“雙督查”監督落實工作機制、“紅黃榜”“駿馬獎”“蝸牛牌”制度;從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到“文明有禮上饒人”、文明公廁、文明出租車、文明農貿市場、文明小區等系列文明評選活動……
一場以“文明”為主題的城市和諧發展的“時代電影”正在上饒這座“大美之城”上演。
全域文明創建 擦亮“大美上饒”城市底色
鏡頭一:“顏值”提升讓潔凈城市不“打烊”
10月2日,行走在車水馬龍的饒城主干道上,一群身穿橘黃色衣服的市政工人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眼色彩。他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市政設施檢修維護、疏通下水管網、巡查維護路燈等;
不遠處,園林工人們專注地進行園林綠地抗旱補水、衛生保潔、苗木修剪、抗旱保苗等工作;
國慶期間,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環衛工人的身影,他們認真撿拾道路、綠化帶、人行道的垃圾;一大群“城市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城市管理“啄木鳥”的作用。
“從信州區慶豐路往北走,能看到很多內容豐富的藝術彩繪墻畫,特別是那些帶有上饒特色的景象和烈士畫像,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家住鐵路新區的周阿姨高興地說,“墻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廣告都消失了,每天路過這里心情都會變得更好!”
圍繞打造最干凈城市要求,我市“一街一風格,一路一特色”,著力打造一批“文化墻”“景觀小品”,致力“繡”出城市“高”顏值。同時,積極新建一批特色公廁、改造老舊小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城市面貌的改變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大力弘揚“一座城、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精神,奮力邁出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鏗鏘步伐。
——堅持“全域創建”,傾力打造“一座城”。我市著力打造最干凈的城市、秩序井然的城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管理體系,努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堅持“全民上陣”,用力做到“一起拼”。建立線片聯創共建機制,形成線片“一起拼”的統一戰線;既抓重點領域,更抓全域推進,實現點面“一起拼”的強大合力;推行“紅黃榜”“駿馬獎”“蝸牛牌”機制,強化條塊“一起拼”的責任落實,確保各個區域、各條戰線提振精氣神、干出新氣象。
加強陣地建設 志愿服務激發“向善力量”
鏡頭二:讓“朋友圈”為志愿服務注入“澎湃動力”
“中午學生放學高峰期,在市二?。ㄒ莘蛐W)引導學生安全有序乘坐公交車,勸導學生不亂扔垃圾,勸導私家車不在公交站臺附近亂停亂放,引導學生市民優先讓老年人及殘障人士乘車就座。”“剛接到求助信息,水南街豐溪小區南區一老人因心臟病發作家里斷藥,急需志愿者幫忙購買麝香保心丸一盒、甲鈷胺片一盒、維生素B2一盒。”打開上饒市志愿者協會微信群,看到志愿者們隨時待命踴躍報名,群內總是一派熱鬧景象。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大家庭,微信群成為了溝通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每個群里的每個人都可以是志愿者。”北門街道月泉社區的住戶李先生說,“在群里招呼一聲,就有無數的志愿者伸出援手提供幫助,這恰恰說明了上饒市民的素質越來越高、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了。”
線上“朋友圈”效應,帶動線下“朋友圈”蒸蒸日上。依托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我市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暢通志愿服務渠道,把志愿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強化“互聯網+志愿服務”,建設志愿服務項目庫,完善上饒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云平臺功能設置,推進使用“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志愿服務模式,提高志愿服務精準對接、精準服務;組織開展“浪漫七夕節+幸福永相隨”“我們的節日·中秋”“ 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我們的節日”文明實踐活動;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關愛行動”,建立親情關愛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臺賬1.8萬余個,建立“親情連線工作室”2600余個,結對幫扶留守孤困兒童 2000余人次,提供健康義診、親情陪伴、上門理發、代購生活必需品等綜合類關愛服務45萬余次。
在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下,涌現出了文明交通勸導志愿者、“西市格格”、“上饒市平安義警”等一批“紅管家”,他們成為了老百姓口中的“活雷鋒”,是上饒游動著的“文明地標”。“大家都踴躍參與到‘紅管家’的隊伍中,真正成為了心貼心的一家人。”“紅管家”周阿姨說,“我們希望通過‘紅管家’帶動更多的群眾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來。”
培育時代新風 全民攜手澆灌“文明之花”
鏡頭三:讓“榜樣力量”在新時代引領前行
“提起的是人間煙火,扛起的是責任與愛。”“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謝謝你們。”2021年11月,一張身扛8袋生活物資的防疫人員背影照片在饒城百姓的朋友圈里流傳開來,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這個身體前傾、步履沉重的背影,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最美背影”。
“最美背影”余哲明的經歷,是每一位防疫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6月13日,余哲明在“感動上饒”2021年度上饒市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集中發布儀式上,獲得第七屆上饒市道德模范稱號。“評選上饒好人和道德模范有利于弘揚時代新風,營造學模范、做好人的濃厚氛圍,帶領全市人民共同澆灌‘文明之花’。”上饒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榜樣的示范作用,彰顯了道德力量,擦亮了文明上饒的“靚麗”名片。
玉山縣周林香獲得第八屆全國孝老愛親類道德模范提名獎;周林香(玉山縣、孝老愛親)、程學謙(德興市、見義勇為)獲得第七屆江西省道德模范;張秀桃家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張秀桃家庭、葉金泉家庭獲得第二屆省文明家庭……
隨著越來越多的榜樣涌現,如何讓更多的人聽到他們的故事?
組織開展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進社區活動,在市圖書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布置《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專題展板,在市各新聞媒體開設《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弘揚時代新風 打造友善之城》專欄,通過加大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文明家庭等先進模范的宣傳力度,全市營造出學模范、做好人的濃厚氛圍。目前,全市共有全國道德模范1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8人,江西省道德模范10人,中國好人83人,江西好人149人,評選出上饒市道德模范118人和上饒好人393人;全市建成各級各類文明實踐中心(所、站)3100余個、全市網絡注冊志愿者90.75萬余人,志愿服務組織8400余個。
作為首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我市全力實施時代新人培育工程,以校園周邊煙酒、彩票、電子游戲廳、網吧等環境整治為重點,開展“陽光護苗”專項行動,營造文明、平安、健康的教育教學環境;開展“清明祭英烈”“唱支山歌給黨聽 班班歌聲響”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愛祖國、愛家鄉、愛傳統文化的情懷;依托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拓展社會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建設;推進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全覆蓋,全市共創建全國文明校園5所、省級文明校園59所,市文明校園202所。
我市以文明城市創建為龍頭,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向縱深拓展。玉山縣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婺源縣被確定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4個縣被評為江西省文明城市,4個縣(市)被評為江西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市共有全國文明單位24個,省文明單位184個,市文明單位496個;全國文明村鎮25個,省文明村鎮98個,市文明村鎮260個。
代表委員訪談
李小英:讓“文化大餐”不斷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
9月15日,一個重磅消息傳出——由上饒市文化館創作演出的曲藝作品江西大鼓《好心緣》榮獲“群星獎”。
在獲得這項榮譽后,《好心緣》的表演者,市政協委員、省曲藝協會主席、市文化館副館長、國家一級演員、“鄱陽大鼓”第六代傳承人李小英不忘創作初心:“《好心緣》其實講的就是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平凡卻感人的故事,體現了‘得理饒人’‘知恩圖報’的優秀美德。通過這個作品,我們希望能夠將更多真善美的故事提煉成為曲藝作品,通過藝術的形式講好江西故事、上饒故事、身邊故事,在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的同時,打造一個更加豐富的精神世界。”
新時代的美好生活不局限于欣賞藝術,更多的是參與其中。李小英對此頗有體會:“宣傳曲藝藝術的道路并不平坦,尤其是曲藝藝術都是以地方方言為基礎,各地語系繁復,老百姓接受和傳唱度不高。對此,我們另辟蹊徑,通過打造方言版和普通話版、邀請群眾團隊攜手創作等方式,加強群眾的參與感和接受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物質世界豐富了,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就更高了。“高質量的曲藝創作以‘文化大餐’形式呈現在了觀眾的面前,不斷豐富著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也是越來越多人喜歡曲藝的原因。”李小英對曲藝創作的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