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0793-8224621 --
路亭山村黨支部以“三化”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更加堅實的基層力量。及時更新在冊黨員住址、聯系電話、工作單位等信息,強化管理,并組織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活動,不斷提升黨員素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產業做“旺”,讓“底子”厚起來。該村激發“生產要素”活力,創新土地流轉方式,大力推行“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土地流轉形式。村集體和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紅,公司負責生產、管理投入,所得收益各得50%,確保村級集體財產保值增值、村民增收。村里實行“七統一分”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發展、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信息服務、統一農資配送、統一收購加工、統一品牌銷售、統一按股分紅”和“柚園分戶管理”的“七統一分”機制,解決馬家柚種植產業的系列難題。大力發揮“領頭雁”作用。支部書記帶頭創建“和平種養合作社”,幫助村民“家門口就業”,解決脫貧村民增收問題。目前,全村成立了2個農業開發公司和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馬家柚種植已成村里支柱產業,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全村戶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村集體收入達到了63.4萬元。
惠民賦“能”,讓“里子”實起來。該村大力推行產業“富民”,引導農戶參與馬家柚產業種植,通過種植和認購的方式,實現馬家柚產業全覆蓋;就業“扶業”,安排公益性崗位9人,從事道路保潔工作;安排馬家柚基地做工15人,從事施肥、剪枝、套袋等工作;脫貧戶中外出務工人員90余人,實現穩定就業增收;教育“扶智”,綜合運用學生資助、助學貸款等政策措施,“兩免一補”全部落實到位。對脫貧戶學生從學前教育到在校大學生進行資助,幫助申請雨露計劃4人;健康“扶體”,充分發揮簽約家庭醫生和幫扶干部在健康扶貧工作中的作用,及時跟蹤兒童、殘疾人、老人等人群健康狀況,住院報銷比例達90%;為生大病的10名脫貧戶家庭向民政部門申請了臨時救助,總救助金額4萬元。
風貌塑“形”,讓“面子”靚起來。為了讓全體村民享受集體經濟的紅利,路亭山村建成建筑面積近800平方米的便民服務站,集中受理群眾辦事申請與咨詢以及辦理醫保、有關證照等簡易事項。大力實行“老有所依”,投入8萬元建設“康養之家”。目前,22位老人在“康養之家”用餐,同時二樓多功能文化活動中心可為老人提供休息、文化娛樂等服務,實現了在家門口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曾萍艷)